如何认定劳动合同已不能继续履行
导读:
劳动合同已不能继续履行的认定如下:
1.劳动者已经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2.劳动者死亡的;
3.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4.或者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的等。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ㄒ唬├投贤诼?;
?。ǘ├投呖家婪ㄏ硎芑狙媳O沾龅?;
?。ㄈ├投咚劳?,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ㄋ模┯萌说ノ槐灰婪ㄐ嫫撇?;
?。ㄎ澹┯萌说ノ槐坏跸抵凑?、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没有签订的赔偿标准是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需要注意: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
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是现金还是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中;
6.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
7.社会保险约定;
8.不要签空白合同;
9.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订的话,就会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但是也是违法行为。那么认定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劳动者入职时需要与劳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向相关机构举报。那么,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有哪些?合同履行的原则有哪些?合同履行地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
不能继续履行的法律规定合同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要求继续履行: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在合同关系中会出现因为一些法定原因导致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那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具体包括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合同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要求继续履行: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2、债务
用人单位需给在职员工按照规定要求交纳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依法缴纳公积金费用。用人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的,将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轻工伤的赔偿: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13倍,八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11倍,九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倍,十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倍等;而除此之外,还有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都可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搬迁的补偿标准:企业如果因搬迁而与劳动者解约,需要按照劳动者在该企业中工作的年限进行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员工旷工的,单位可以按规定扣除其旷工当天的工资。如果因员工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从其工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豕け冉涎现氐?,用人单位有权直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在休息日安排的调休可以代替加班费。企业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可以首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调休的,则可以依法支付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不能安排调休,单位必须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